摘要:养老场所为老年人提供了养护、康复、休息、娱乐等综合服务,随着老年人数的增加,养老场所的数量也越来越多。与此同时,养老场所的消防安全问题也引起了重视,尤其是个别养老场所中存在建筑耐火等级不够、消防设施设备不足、消防安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,直接增加了养老场所火灾隐患,威胁着广大老年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。本文就如何筑牢养老场所消防安全屏障的有效措施展开探讨。关键词:养老场所;消防安全;防火对策;智慧消防;火灾报警;灭弧保护;漏电保护;0引言截止2020年年底,我国人口数量为141178万人,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18.7%,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为3.8万个。养老场所在给老年人带来便利生活服务的同时,其消防安全问题也要引起重视。通过对现存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分析,有针对性的改进优化,对于构建和谐社会、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。1养老场所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1.1筑物耐火等级低养老场所新建的建筑较少,尤其是对于民办养老场所来说,大部分都是以原有的民房、工厂厂房、废弃学校等修建起来,通过简单的改造,而后演变成养老基地。这些建筑整体耐火等级不够,个别时候只是用简单的砖木等隔断,存在很多火灾隐患。再加上房屋装饰装修的相关材料易燃性较强,个别电气线路已经老化,十分容易引发电气火灾等事故。1.2消防设施严重不足消防设施作为火灾救援的基本保障,在大部分的养老场所中,消防设备十分陈旧,甚至存在配备不足的现象。根据新消防规范要求,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养老场所消防设施不符合标准,例如缺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,缺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,缺少室内外消防给水水源等等。在养老场所内部,只是单纯的摆放几个灭火器,以此替代消防设备。与此同时,由于长年未使用,很多灭火器也存在失效的现象,无法打开,内部的粉类未进行更换,以至于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无法使用。此外还有一些场所,安全疏散标志不够明显完善,大大降低了应急疏散效果。1.3消防安全管理不规范养老场所内部的负责人员、管理人员等在思想上未对消防管理工作引起重视,甚至个别养老场所内部并未组织专门的人员开展日常巡逻监管。具体来说,在日常管理工作中,负责人员没有加大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,老年人的安全意识不高,更加没有频繁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等项目。老年人以及员工存在大量违规使用火电的问题,使用热得快等电器,增加了安全隐患。与此同时,养老场所内部的员工工作能力参差不齐,安全意识不够强,由于缺乏专业的消防知识培训,对于消防安全管理知识一知半解,在遇到突发时更加手足无措。除此之外,老年人从生理上的认知度、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很差,因为老年人的失误引发的火灾事故目前数量也大幅度增加。如个别老年人喜欢卧床吸烟等,这种现象十分容易引发失火,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几率。2筑牢养老场所消防安全屏障的有效措施2.1提高建筑防火性能等级不管是公办养老场所还是民办养老场所,都要重视建筑物整体的防火性能等级提升。从多个层面着手,严格对比执行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具体要求,明确三、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并不适合老年人居住,因此,养老场所的建筑防火性能等级要达到二级以上[2]。再加上老年人理解能力较差,行动不便,反应较慢,火灾一旦发生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持续蔓延,扩散火灾面积,影响到老年人的疏散与逃离。所以,养老场所建筑物还要构建多个安全出口,确保安全出口顺畅,无其他障碍物。养老场所的内部装修装饰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,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,服务于老年人,还要考虑到防火性能。为此,养老场所可以积极采购大量不燃、难燃的装修材料,从源头上降低火灾的发生几率。针对建筑物内部的配电线路等,要统一设计安装,及时淘汰已经老化的线路配件,并采取穿金属管、封闭式线槽等方式,以此进一步提升线路安全性能。2.2加强消防设施设备投入养老场所的建设应加强地方主导,不断强化各个部门的联动力度,由消防部门实施主导,不定期对养老场所展开的消防监督检查。养老场所要加大消防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,在不影响其正常运行的前提之下,从源头上降低火灾隐患。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监控系统等,一旦出现电气火灾等情况,报警装置能够及时响起,负责人员能够通过监控系统找准源头,提升了负责人员对火灾的响应速度。完善消防灭火设备建设,确保消防水源充足。定期检查并更换灭火器等设备,配备移动式的消防水泵。2.3强化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养老机构内部的电路设备,应当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排版布局,严禁使用铜丝来代替保险丝,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和相关拥有冥火的燃气炉,在养老院内设置吸烟区,统一化吸烟能够尽可能减少烟头乱丢而导致火灾发生的可能性2.4完善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设计通过对养老机构进行安全隐患排查,识别出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影响因素,如下图所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