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药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,是中药五大剂型——丸、散、膏、丹、汤之一。早在战国秦汉时期,《皇帝内经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难经》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记载,在《黄帝内经》(素问)“痈疽篇”中已有“疏砭之,涂以豕膏”的记载。汉代名医华佗在施用外科手术后,常习用“神膏”以促进伤口愈合。唐、宋时期,医药大为兴盛,膏药的种类随之越来越多,治疗的范围也越来越广,有的用于跌打损伤的止痛散淤,有的用于脓肿疖子的“抽脓拔毒”。到清代,膏药已经发展成为普遍的民间医药,是常用的外治措施之一。古时候人们总结膏药的作用为四个字:“拔”、“截”、“通”、“调”;凡病所积聚之处,“拔”指则病邪能出,免除病邪深入内陷之患;“截”指则病邪被截断,解除妄行传遍之误。膏药贴敷,药物透入肌肤,深入脏腑,祛风通络,理气活血,通腑行滞,化积消於;“通”指则不通;“调”指调理阴阳气血,纠正脏腑偏盛偏衰,达到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,病体逐渐康复。清朝晚期,韩氏膏药相传是卫辉市ト奇屯村的韩山保创制,经家族七代传承,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,据新乡市卫生志(1368-1985)记载:1926年前后,韩氏金丝膏就已经在新乡市场上制售和使用;至1955年,全市专卖膏药的商铺尚有四家,其中就有花园街韩金生的“金丝膏”膏药。韩氏膏药贴于体表,刺激神经末梢,通过反射,扩张血管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改善周围组织营养,达到消肿,消炎的作用。同时药物在穴位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,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,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,对创伤、皮肤疾病、黏膜病变的治疗,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。此外,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,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,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,提高人体免疫力。同时,药物穿透皮肤及黏膜后,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,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,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